从受众角度论民国力量策略

丁毅

2023年10月2日推特空间发言整理

第一部分:民国力量不应主张台北政府接管大陆

在过去的几个月,我听了大家的很多畅所欲言的看法之后形成了一些比较强烈的个人观点,今天认为不吐不快,一定要借助这个机会表达出来我的看法,因为我的感觉就是,我们目前的方向走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偏离了应有的方向。

为什么?我想指出的是,我们所要从事的事业是一项艰巨的事业,这项事业需要在国内有一批人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从我们的受众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各种方面的宣讲的说辞能够形成最大的说服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付出努力来参与这项事业。

在这个情况之下,我想问大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反反复复的强调将来请台北政府接管大陆,到底对国内的这些行动者有多大的吸引力?对行动者的吸引力,大家好好想一想。

不要考虑对国内的旁观者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想听一听,想了解一下,一听,“诶,台北政府接管大陆,那么很好,那样有最丰富的执政经验,各方面都可以顺延对接,很好。”对这样的人,不要考虑,现在是没有用处的。大部分的人不愿意自己付出任何的努力,你对他们勾画出再美好的图景,让他们感到“诶,还不错”,心中一高兴就得了,他们不会有任何的进一步的行动。

我们要考虑的是尽量的要对国内有这样的理想、有这样的志气的行动者产生说服力。那么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是一个行动者,尚且没有接受民国理念,对民国理念或者是不了解,或者是有误解,对这样的行动者,如果我们上来就讲将来中国的大陆剧变之后台北政府接管大陆,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年时间过渡,我们想一想,对这样的即将付出巨大代价甚至承担巨大的牺牲的行动者,告诉他们有一个真命天子在海峡对岸,他现在什么也不做,等着我们为他们付出努力,付出牺牲,将来把他们接回来。大家想一想,这个到底有任何的说服力吗?对国内的这些行动者和潜在的行动者而言。

这是根本的问题。历史发展在重大的关头、重大的节点,不是依靠全民上街、全民动员的。重大的节点基本上都是靠着少数的人推动,推动过了临界点之后,在少数人这些巨大的努力推动之后,才会有越过临界点,才会有成本降低、全民上街。在成本很高的时候是不可能有全民行动的,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大多数人因为势利避害,他们至多心中有想法,他们自己不会做任何东西。你可以对这些人勾画美好图景,但是没有用处,他们不会做任何东西。他们不会在最需要行动的时候付诸行动的。

在最需要付诸行动的时候付诸行动的人,我们是不是认为这些人一定是大公无私的,他们将来甘心把海峡对岸的一个真命天子请回来?不可能!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从人性的角度讲,绝对不可能。这些真正的行动者,我们不可能指望他们会愿意自己付出牺牲、愿意自己付出巨大的代价,最后的结果是换来海峡对岸的一个隔岸观火的真命天子回来接管。绝对不可能。

如果你本人是这样的,那么我要告诫你,你本人是不可能以己度人、以己推人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只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反过来说“己所欲,施于人”。你本人如果希望把台北政府接回来,可以,那是你本人的个人主张,但是从逻辑上讲、从哲理上讲,你本人的主张不能套用于其他人。你的原则可以是,你自己不想要的,你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但是你想要的,你是不能强迫别人接受的,别人不一定跟你一样想的。

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讲,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愿意接受自己付出巨大的牺牲请来这样一个隔岸观火的所谓真命天子。如果台北政府的行动能够有重大的改变,能够积极的出击,那情况不一样,但是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说,我现在想要强调的就是,在台湾的有志于台北政府光复大陆的台湾同仁,他们作为台湾的居民,付出努力去游说台北政府,让台北政府多做事,好的,从台湾角度来讲,这个是很正当的。但是如果你是大陆人,在台湾你不是台湾的选民,也没有发言权,然后你成天跟大陆人讲:“我们将来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台北政府接管大陆”,你们去讲这个,想一想,有几个行动者会接受你这个想法?

这些行动者,还有将来体制内的人摇身一变,变为实力派,这些人,他们有自己的这样一种私心,这个无所谓,有自己的政治抱负甚至政治野心,这都无所谓,这都是正常的。你不能指望每一个人都大公无私。这些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付出巨大代价的行动者,将来如果他们个人有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绝对正常的,我可以去支持他们,或者说乐观其成。但是,如果你指望他们将来迎回一个在海峡对岸不做事的真命天子,那好,我可以告诉你们,不可能的。你们这样做,至多是能够说,你们自己是代表你们自己,你们没有说服力的,真正的行动者是不会理你们的,将来你们会把自己边缘化的。

这是我很久以来一直想要说、一直是觉得是不得不说的、今天总算有机会说的这样一个看法。如果一位民国派同仁是来自大陆的,主要受众在大陆——我要强调这一点,台湾的另论,台湾的可以去好好的试图游说台北政府——如果你是立足于大陆,你针对大陆人去进行这样的说服工作,不要指望你所谓的台北政府接管大陆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图景能够对大陆的行动者形成吸引力。大陆的行动者会认为你们是一群混球! “我们将来要付出牺牲,迎回来一个隔岸观火的旁观者?去他的吧,绝对不可能!”

我顺便讲一下,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住在旧金山湾区,旧金山湾区华人很多,民国派也不少,我跟很多人讨论过,结论是一致的。在跟我讨论的朋友之中,有一位一开始他就认为从直觉上,台北政府接管大陆挺不错。但首先他本人不是行动者,其次我问他,国内的承担风险的行动者会怎么想?他想了想,说:“诶,这些国内的行动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的说'挺不错'。”他自己个人作为对中共有看法的旁观者,可以说这样不错,但是当他设身处地把自己的立场放在国内行动者的角度的时候,他就放弃了这个看法。至于别的朋友——民国派朋友,甚至包括一些非民国派但是跟我个人关系不错的朋友——无一例外的都说这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个说辞绝对是会对自己形成重大的杀伤力的,对自己的影响力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负面效果的。所以说呢,我不想讨论更多的理论问题,理论问题可以留待将来书斋之中讨论,我现在只想跟大家讲一讲,这是一个基本的人性的问题。你从人性的角度,你怎么可能指望国内的这些有待被说服的行动者去支持这样一个来自海峡对岸的真命天子?这是不可能的,哪怕你说是短暂的几年过渡期,这都是不可能的!

我没有什么高深的评论,我只不过是出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告诫也好,或者说忠告也好,就是我们现在非常多的人大力宣讲的这个方向将来会把我们带入死局的,会让我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削弱的;国内的行动者,还有国内将来体制内人士摇身一变而成的实力派,这些人会看笑话的,认为我们是一帮混球,认为我们的存在就是一个笑话!

所以说,请大家仔细的想一想,到底什么样的切入点才是真正能够有说服力,真正能够让国内的行动者和国内将来体制内涌现的实力派会接受这样的一种中华民国导向的主张,如何让这样的人接受?在历史的节点即将到来的时候,行动者和实力派会对历史的走向起到巨大的作用。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会是搭便车的,哪怕他们心中有想法,他们不会做任何的言行,因为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付出行动的代价可能很大,回报可能很小。这是正常的人性的势利避害,正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只会搭便车,或者在风险大幅度降低的时候全民上街。在最危险的时刻,如何去说服敢于承担风险的行动者,让他们接受一个来自对岸的真命天子吗?不可能!人选的问题,对绝大多数行动者来讲,他们虽然不能保证自己将来能够胜出,但是至少他们是不会接受这样一个台北政府来作为真命天子。

将来谁是真命天子,我们现在不能回答。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就预设了,即使在短短的过渡期有这样一个预设的真命天子,这也是会让行动者和实力派产生巨大的反感,将来我们会自我边缘化。

所以说,我想奉劝大家:立足于大陆的、面对大陆人进行说服工作的,不要再提台北政府接管大陆。

好的,我现在就结束我这个短暂的即兴发言。我没有写草稿,只不过是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谢谢!

第二部分:在中国大陆重建中华民国

现在我首先把最一开始的大段的发言简单做一个总结,就是我认为面对中国大陆,在目前最困难的阶段,我们尽量应该说服的对象是有志于行动的人,还有体制内将来有志于成为独立的实力派的人,这些人将来会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大的动力。在历史发展的节点,在风险最大的时刻,我们不要指望全民上街,绝大多数人将来只会搭便车。在目前的阶段,我们要针对的是有志于冒着风险付诸行动的这些人,和将来有志于摇身一变成为实力派、成为新的华丽转身的民主派的这些人。对这些人,我们不要提台北政府接管大陆。

我们可以去推崇中华民国宪法和制度,因为制度并不跟人绑定。我们可以强调在中国大陆将来使用中华民国国号、中华民国宪法,保证最平稳的过渡,让中国大陆能够顺利的实现宪政的重建和巩固。但是我们在人选上讲,不要提请台北政府回中国大陆,不要提请台湾的公职人员回中国大陆。这些提了的话,会让我们在行动者和将来的实力派眼中大大的丢分的,会让我们成为他们眼中的一个笑柄。

我想现在进一步展开来讲,就是关于中华民国宪法的说服力。

在台湾,第一届国民大会承载了中华民国法统,它在谢幕之前的最后一项重大的工作就是做出了增修条文,在增修条文之中正式的把中华民国分为大陆地区和自由地区。我们也可以说大陆地区目前是“沦陷区”、将来中华民国的大陆地区可以称作“光复区”,无论如何都是与台湾这样的持续的自由区有区别的。

第一届国民大会开创了这样的一个中华民国宪政法统分叉的机制,分了两叉,其中一叉是在台湾,有增修条文——历次的增修都是仅仅适用于中华民国现在的台北政府所能够统辖的自由地区。

大陆地区,目前的沦陷区、将来的光复区,是中华民国台北政府并不直接统辖的。在这一叉,目前的中华民国法统是空缺的。在这个情况下,我认为“重建”两个字是合适的、妥当的。王炳章先生提出“重建中华民国”,我认为从法统分叉的角度是妥当的。

我们在中国大陆重建中华民国,同时台湾还有一个中华民国,因为法统分叉了,是通过合法的途径,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在谢幕之前做出的最后的决定,是一个合法的途径让中华民国法统正式分叉。所以说可以在大陆重建中华民国,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两个中华民国并存于世界之上。

两个中华民国的关系,是不是建立一个大中华民国邦联,如何如何,都可以留待将来讨论。但是我们切不可向中国大陆的这些行动派和有可能成为华丽转身的民主派的这些实力派讲将来请回台北政府接管大陆,千万不要这样讲。

我们能够讲的就是在中国大陆重建中华民国的宪政秩序,这个宪政秩序可以有中国大陆的自己的一个与台湾并行的中华民国政权。两个中华民国,这是可以存在的。将来如何处置两个中华民国的关系,留待将来进一步讨论。

对于大陆的行动者和将来的实力派而言,选择中华民国的这样一个宪政制度,还有挪用台湾已经行之有效的一些经验,尤其是司法院的判例体系,对他们来讲无损于他们个人的地位,所以说他们没有直接的理由去对此产生重大的排斥。如果你说请回台北政府接管大陆,那么会导致行动者和实力派形成心理排斥。

所以说,如果我们立足于中华民国宪政制度来讲,强调的是中华民国宪政制度是中国大陆所能触及的最接地气的、最有实践经验的一套制度体系,尤其是司法院的判例形成的丰富的宪政经验,那么对中国大陆将来的人权的保障、政局的稳定,各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这个情况下,我想,我们首先可以保证的是大多数的行动者和实力派没有理由来直接的极力的反对,哪怕心中他们仍然有不同的想法,但是直接的激烈的反对,可能性就比较小。另外就是他们其中一些人很可能会越来越领悟到,重建中华民国宪政秩序的这样一条道路是最稳妥的、最有利于宪政重建和巩固的道路,那么他们可能会成为积极的民国派,成为我们之中的积极的一份子,这个我认为也是很有希望的。

所以说,从宪政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我们可以完全的、合法的依据目前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所确立的这样一种宪政分叉的现实局面,从合法的途径重建中华民国,在中国大陆重建中华民国宪国秩序。同时我们可以对行动者和实力派形成相当强的说服力。

好的,谢谢!

第三部分:联合国席位与台湾公投问题

关于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这是目前民国派的一个比较获得关注的焦点问题。我知道在中国国内还有海外的民国派有很多人致力于在联合国恢复中华民国的合法席位,但是我在这里也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如果在现在做这项工作的话,一方面是西方国家重视利益而不是重视理念,另一方面,退一步讲,假定真的成功了,假定真的在联合国恢复这样一个席位了,那么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可以做一个沙盘推演,就是台北政府仍然会立足于台澎金马,台北政府就算是在联合国请它回去了,它仍然不会像当年蒋公一样心系大陆,这是不可能的。

台北政府的这些人,他们都是在台湾出生长大,他们几十年的这种生活的经历,成长的经历,这种心理的烙印,他们不可能对中国大陆真正的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不可能像我们这样出于一种对待大陆父老乡亲的深厚的感情而去致力于这项工作,不可能。你不要指望在台湾的这些政客之中能有几个人对大陆多么深有感情。民间是有的,我相信民间真的是有的,但是这些政客,我简直认为这个数字是零。就算把他们请回了联合国,他们一样会对大陆至多说几句漂亮话而已。

那么共产党政权如果丢失了联合国席位,会怎么样?当年毛没有联合国席位,那你说毛因为没有联合国席位就倒了吗?不会的,仍然会有大批的所谓亚非拉国家在当年支持毛,现在会是支持习近平大撒币。

所以说会有实质性的影响吗?我不认为这个联合国席位本身,就算是这种努力成功了,能够对中国未来的政局的发展有实质性的影响。这是第一点。

然后第二点,就是我认为从大陆民众的观点来讲,绝大多数都是对台独深恶痛绝的。我相信在民主派之中,有很多人是支持台独的,或者说不介意台独的,这都无所谓。但是至少,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对台独是要贴标签的,是不可接受的。

在这个情况之下,如果一项工作有可能会被贴上“台独”的标签,那么我们就要掂量掂量。哪怕我们的目的绝不是台独,但是如果有可能被台独力量来利用,变成了我们不自知的为台独做了嫁衣,那么这个时候,也会导致我们在我们最关键的受众之中产生一种自我污名化的效果,因为跟台独牵涉到一起。

所以说,我的看法就是,一定要慎重。这个工作可以讨论,我不是说百分百的不能做,但是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注意不要被任何人利用这个来把我们跟台独挂钩。

但是,我也要强调,在民国力量之中,已经有人提出将来要给台湾一次公投的机会。当然,他们这些人也解释说,大陆民主化了,台湾公投自然是要统一的。这个期待很善意,我不想去做任何的恶意揣度。但是,从效果上讲,从对我们的受众的效果上讲,我认为这样的一种承诺——就是台湾将来获得一次公投机会,让他们决定去留——我们自己内心怎么想,我们能向外界证明吗?有什么办法让他们百分百的相信我们内心不是真正支持台独的?他们会不会由此就认为我们实际上是支持台独的,会不会?

这就要好好想一想,“台独”两个字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大陆人之中是禁区。一定要注意,不要留下任何自我污名化的可能性。所以说,我对于允许台湾将来公投一次这样一种主张持完全的、百分之百的否定态度。

这个是我个人的主张,我个人的立场,过去的几年这种观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主张。我并不试图代表任何别人,但是我举出了我的理由,也亮出了我的主张,谢谢!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